这次“粤港暑期实习计划”,是首次由粤港两地政府共同组织的香港学生来广东的实习计划。省港澳办是广东方面的牵头单位。记者就此采访了省港澳办主任廖京山。
南方日报:计划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廖京山:香港学生利用暑期来广东实习,已不是新鲜事。香港特区政府过去也有这方面的计划,推动香港学生来内地、包括广东实习,一直得到内地有关部门的支持。这次“粤港暑期实习计划”与以往此类项目的不同之处,是第一次由粤港两地政府共同举办。由于项目发起的规格层次比较高,规模相对也比较大,并且是首次共同举办,因此受到香港以及内地社会的普遍关注。
南方日报:您如何评价这次活动?
廖京山:首先,“粤港暑期实习计划”的举办及时满足了香港学生来广东实习的迫切需求。近年来,香港学生希望到内地实习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过去相关计划的项目容量有限。今年省港澳办发动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等市政府部门征集了一大批实习岗位,满足了很多香港学生的实习愿望,受到广泛的欢迎。据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统计,今年在广东实习的香港学生是去年的两倍。
青年既是未来粤港澳深度合作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加快粤港合作进程的主要推动者。“粤港暑期实习计划”项目就是共同为青年交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帮助香港青年群体抓住机遇来粤就业、发展,促进粤港青年交流。
南方日报:这一计划是否还会继续举行下去?
廖京山:在与香港青年的座谈交流中,有几件事印象深刻。一是香港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专业功底扎实、接受新事物快,勤奋刻苦、踏实肯干,发扬了他们先辈的“狮子山”精神,实习单位对他们的表现都赞不绝口。二是通过实习,很多香港学生都表示对内地的认识发生了很大转变。很多学生都对内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之快表示惊讶。三是各地市有关部门和实习企业,对香港学生实习的安排细致周到,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和生活条件。
按照粤港双方共识,今后每年将继续开展此类项目,为香港青年提供更多支持。
(南方日报 9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