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的创新氛围、创新精神、创新场景在深圳这座崭新城市得到充分展现。”深圳市委常委、前海合作区党工委书记王守睿在会上介绍,深圳积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更好发挥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之一、核心引擎之一和极点之一的重要作用,全力推进前海、河套等重大平台建设,深化与香港、澳门更紧密务实合作。
据悉,备受关注的优必选、逐际动力等人形机器人“深圳十三太保”将集体亮相,宇树科技、强脑科技等杭州六小龙中与机器人相关的四小龙也将悉数登场,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研发的“小五”会在FAIR plus首次与市民互动;来自硅谷的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eBots选择深圳做全球首展;帕西尼、星动纪元等明星企业还会在活动现场发布重量级新品……FAIR plus将集中展示机器人产业最新成果,社会各界有机会与专业人士共同见证全球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动态。
日前,《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助企惠民若干措施》发布,围绕市场准入准营、企业增信赋能、知识产权运用保护、维护市场秩序、规范监管执法、加强民生保障六个方面精准发力,共推出20条具体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提升民生福祉。
此次深澳一卡通的发行,是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具体成果,有效促进了深澳两地人员往来、经贸交流与文化融合,也为大湾区城市间的深度合作提供了新的范例与思路,未来有望拓展至更多应用场景、功能和产品,为大湾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智能的生活服务。
从当天起,深圳市户籍居民和居住证持有人可以申请办理前往香港旅游的“一签多行”签注,即在1年内可不限次数往来香港地区,每次在香港逗留不超过7天。业界人士认为,这一新政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内的融合交流,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活力。
为进一步便利内地与港澳地区之间人员往来,提升通关效率,自2024年11月20日起,在广东省深圳市深圳湾口岸、珠海市拱北口岸,试点升级部分边检快捷通道,因私经常往来港澳地区人员可经“免出示证件”通道通行。
中山大学副校长邰忠智表示,该院将发挥前海区位优势,重点开展“粤港澳大湾区、深港合作、深圳先行示范区、前海合作平台”等重点方向理论研究、决策咨询和对外传播,力争将其打造成为中山大学大湾区跨学科交流的重点平台。
即日起,市民可前往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e站通服务中心和深圳市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e站通综合服务中心,使用香港“跨境通办”自助服务机申办香港政务服务。以上两地点亦设有“智方便”自助登记站,为在内地工作及生活的香港市民提供便利。
据悉,深圳大学香港学院隶属深圳大学,旨在积极探索促进深港教育的双向融合发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香港青年在本地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提供更多元的选择。深圳大学与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合作办学,共同打造校企共建、产教融合的新型学院,培养爱国爱港的优秀传媒人才。
未来,书房将举办“深港共读”“心得分享”“职业交流”“创业互动”等一系列活动,青年们可在此边阅读、边交流,享受文化共通的知音感,激发思维共振的新火花。
在深圳,各行业的港澳专业人士越来越多,职场的“湾区味”也愈发浓郁。
就在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小长假,深港口岸又挤爆了。据香港特区政府入境处统计,3月28日—4月5日,超过870万人次进出香港,日均约96万人次出入境;仅清明节当天,有超过101万人次经各口岸进出香港。
深圳市消费者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深圳市2024年度十大民生实事之“营造放心消费环境”部署,深圳将持续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加强跨境消费者权益保护合作,着力实现经济发展和湾区融合的双向奔赴,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为激发湾区消费潜力注入新动能。
王强在致辞中表示,深圳已连续四年举办“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大会,这既是中国科协对深圳的支持与厚爱,也是对深圳创新创业环境的充分认可。四年来,大会共征集项目两万余个,完成100余家企业和产业园区的需求对接,成为助力深圳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
在标准引领方面,深圳市获准设立全国机构治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00)、深圳市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标准协会粤港澳大湾区分会,累计92家国内外标准组织机构落户深圳。围绕“20+8”产业,在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新型储能等重点产业及社会管理领域制定了107项地方标准,全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在深发布。新增深圳标准认证85个,获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