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运会将首次在粤港澳三地举办。随着粤港澳三地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和通关便利化的“软联通”不断提速,到内地来参与体育运动,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港澳居民的生活方式。以运动联结友谊,以交流促进融通,大湾区的体育故事正在徐徐展开……
轨道交通方面,“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加速,在十五运会开幕前,广州计划建成开通广佛东环城际、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新白广城际(白云机场T2至竹料段),届时可串联白云机场、金融城、琶洲、广州南站等重要商务区和交通枢纽;同时继续加快地铁10号线、12号线东段和西段、13号线二期东段、14号线二期等4条(5段)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力争全运会前通车,为市民和观赛群众提供更便捷的出行环境。
6月12至13日期间,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将组团奔赴香港,参与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粤港月讲”交流活动,并开展2025广州南沙庆盛枢纽片区香港专场推介活动,聚焦湾区所向、香港所需、南沙所能,交流解读“南沙金融30条”如何在航运金融等领域精准赋能,展示推介南沙庆盛枢纽先行启动区发展新机遇,进一步巩固南沙与香港火热合作势头。
南沙区政府介绍,作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的标志性项目之一,广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于2022年9月开学。为进一步扩大广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教学发展规模、全面完善配套设施,2023年11月,扩建项目正式开工,预计可在原有基础上新增540个学位,计划今年交付使用。
陆磊认为,“南沙金融30条”有三个方面突出亮点和特色:“一是突出‘立足湾区’,重在创业创新,这是湾区持久的核心竞争力;二是突出‘协同港澳’,重在金融服务便利化、现代化、数字化,这是粤港澳三地居民、企业的重要需求;三是突出‘面向世界’,重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这是南沙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记者12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发文,明确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的多项举措,推动广州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2025年11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在广东、香港、澳门三地举办。作为此次盛会的核心场馆之一,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改造提升工程已于近期提前完成重要节点目标。4月25日,南方+记者来到天体,提前感受这座焕然一新的体育地标。这座承载着广州体育记忆的场馆,正以全新姿态,等候八方来客。
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现场,正在进行天花的大面积铺设,航站楼金属屋面幕墙工程进入收尾阶段,机电安装及精装修工程正在大面积施工,行李系统、民航弱电、电梯等工程进度均已过半,项目正全速冲刺竣工验收节点,这座“湾区之翼”已然展翅,正以“中国速度”向世界级航空枢纽冲刺!
近日,“澳氹1号”盾构机在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货运码头装船,启程前往澳门,将助力澳门轻轨东线南段跨海段隧道项目工程建设。
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轰鸣声中,广州正以一场史无前例的“人才引力实验”,书写城市与人才相互成就的崭新篇章。
根据2024年经国务院批复的《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黄埔站是广州“五主四辅多节点”铁路枢纽布局的重要节点。黄埔站位于黄埔区“三城一岛”中的广州海丝城,具备南北向快速联系广州白云机场以及中山、珠海等地的联通优势,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东西两岸进入广州的城际枢纽,进一步提升广州市以及黄埔区在湾区交通网络的重要性,加速大湾区互联互通,带动周边产业升级。
在去年12月底全省率先组织第一批次6个场馆竣工验收移交的基础上,3月31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迎来重要节点——广州市负责的23个场馆改造项目全部实体完工。
3月31日,香港国际机场广州番禺宾馆城市候机楼正式启用,番禺到香港机场乘机更加方便。这也标志着香港国际机场多式联运服务网络的进一步扩展,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联接再加强,为旅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选择。
该中心启用投运后,将作为中国邮政粤港澳大湾区航空枢纽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一步提升广州白云机场口岸国际枢纽竞争力、助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货运和邮政快递枢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月16日,广州以一场人才盛会——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启动仪式暨“百万英才汇南粤”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打响了“百万英才汇南粤”开门红,“双手奉上”近60万线上线下优质岗位,吸引全国12万求职人才蜂拥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