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中心启用投运后,将作为中国邮政粤港澳大湾区航空枢纽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一步提升广州白云机场口岸国际枢纽竞争力、助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货运和邮政快递枢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月16日,广州以一场人才盛会——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启动仪式暨“百万英才汇南粤”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打响了“百万英才汇南粤”开门红,“双手奉上”近60万线上线下优质岗位,吸引全国12万求职人才蜂拥而至。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港澳青年创客之家”与“天河软件人才之家”2月18日在广州中建·高新·彩寓(智慧城店)正式揭牌。
罗得力介绍,广州市税务局率先启动“湾区通办”示范区建设,为粤港澳的文化体育企业和个人提供“AI智能+人工远程”“现场自助+在线辅导”等服务,实现跨区域税费业务的线上“征纳互动”和“办问协同”。同时,市税务局积极对接港澳规则,在南沙区率先发布全国纳税服务承诺制清单,涵盖企业从开业登记到生产经营全生命周期的11类28项常见业务,并设立8个港澳特色税费服务事项,为参与全运会的港澳企业和运动员提供规范、高效的涉税费服务。
“关于‘城市合伙人’计划和十五运会广州赛区市场开发两项工作,它们是各有侧重、边界清晰、彼此赋能的关系。”黄远飞表示:“我们抓住广州‘全运年’办赛机遇,依托‘城市合伙人’大平台,向国内外企业提供广州赛事侧、场馆侧、城市侧合作机遇,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通过企业参与城市资源合作,广州为企业提供应用场景和各类资源,助力企业发展壮大,实现城市和企业相互促进、双向奔赴、合作共赢,推动产城互动、深度融合。”
第四跑道启用后,白云机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拥有四条跑道的机场,为粤港澳民航迈出了提质增效的关键一步。
“我们将以此次高铁直通运营为新契机、新起点,加速完善大交通、打造大平台、培育大产业,更好服务支撑增城、香港两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便捷高效流动,为两地发展增势赋能。”增城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借此把增城的优势、发展的前景宣传出去,把先进的技术、信息、资金、人才引进增城,共同推动增城高质量发展。
青年企业家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积极投身粤港澳三地经济社会建设,共同推动大湾区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据了解,目前广州经陆路赴香港市中心,进出关及车程至少需要3小时,相比之下,空中飞行仅需40多分钟,大大提升了旅客的出行时效,进一步加强了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间的互动往来。
境外人士(不含港澳台居民和华侨)提交在本市工作学习证明以及工作单位的有效营业执照或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并提交由申请人具结购买商品住房用于自用自住的书面承诺,提交的材料符合规定的,在限购区内可以购买12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一套,在非限购区或在限购区购买120平方米以上的住宅时不限制套数。
据了解,下一步黄埔区将积极搭建平台,加强大湾区仲裁中心与企业的交流对接,推动粤港澳涉外商事法律服务融合发展,共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在推进粤港合作项目方面,目前南沙已落地港式金牌全科门诊部、港澳居民健康服务中心、民心港人子弟学校、中医药材交易平台等多个民生重点领域合作项目。港式国际化社区规划也已获批,助力港澳居民在南沙打造安居乐业新家园。此外,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广州南沙粤港澳大湾区气候投融资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跨境理财与资管中心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5年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勇当创新引领的“排头兵”,积极建设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合作。
“《南沙意见》将为我们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很好的支撑,也将为我们推动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厚植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助力。”吴扬说,“我们将着力构建更优质的产业发展环境,衷心欢迎各界企业、各领域人才到南沙投资兴业,共享大湾区建设机遇,共赢未来!”
经过连续多年的接力打造,每年新春伊始的穗港交流活动已成为两地经贸合作的高端平台,链接跨国企业谋划开年布局、增进友谊共识、分享合作机遇,向全球传递“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广州”的积极信号,持续提升“投资广州,就是投资未来”的城市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