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珮珊表示,过去一年,粤港澳三地海关紧密合作,适时进行通报及应变,确保口岸运作畅顺。其中,“港车北上”计划广受香港市民欢迎。自去年7月1日推出计划至今年3月25日,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共录得58.2万辆次私家车使用该计划进出香港。
边检部门介绍,自去年7月1日“港车北上”政策正式实施以来,驾驶单牌私家车“北上”的香港居民数量持续上升。今年2月,“港车北上”数量首次超过单月10万辆次,其中2月13日单日通行量达8300辆次,为政策实施以来最高纪录。
香港国际机场是全球最繁忙货运枢纽,这是世界货运研讨会首次在香港举行,显现出香港航空业复苏,客货运业呈现强劲增长前景。
“特区政府将香港建设成为‘国际绿色科技和金融中心’的愿景,包含和结合了三个关键要素:科技、金融和国际化。在这三个方面,我们都拥有一定的优势。”陈茂波说,希望论坛和活动能够启发更多讨论,也让大家扩大绿色“朋友圈”,共同探索新的机遇。展望未来,香港特区政府将会全力以赴,加速推动国际绿色科技和金融中心的发展。
张国钧指出,顾问小组的组成有广泛代表性,对特区政府律政司推动大湾区法治建设工作有极大帮助。大湾区内有三个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司法管辖区。随着区内交流互鉴、规则融合的提升,大湾区律师将会有更大的空间发挥独特优势。他鼓励业界与特区政府律政司共同为大湾区发展贡献力量。
陈茂波说:“只要香港用好‘一国两制’下的独特优势稳步前行,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继续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功能,前景定十分亮丽。”
来到这里的周达荣,亲身感受到了“深圳速度”与创新活力。在与当地同事互动交流、出席不同会议的过程中,他发现大家对于落实河套合作区的发展有许多新颖的思路,并且会勇于提出、坦率讨论,“可能每一天都有调整、变化,来到这里亲自参与,有助于我加深了解。”
参与企业须按照香港法例,以不低于月薪18000港元,聘请合资格青年,并派驻他们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及接受在职培训。政府会向企业发放每名受聘青年每月10000港元的津贴,最长为期18个月。
据统计,“港车北上”实施半年后,香港单牌车月均通关数量达9.5万辆次,与首月相比增长近13倍。
规划纲要实施五年来,大湾区发展的东风吹遍了各行各业。作为大湾区中心城市之一,香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获得了高质量发展的无限机遇。香港各界人士表示,风华正茂的大湾区在新的历史起点必将再创辉煌。
为疏导农历新年假期的跨境人流和车流,2月9日至2月13日期间,深圳湾管制站的旅客和客车清关服务由原来的晚12点关闭,改为24小时运作;在2月9日及2月11日,罗湖管制站的旅客清关服务由原来晚12点关闭,延长至翌日2时。
全面恢复通关一年间,各口岸人潮涌动,熙熙攘攘。“北上”的香港市民和“南下”的内地游客掀起了香港与内地,尤其是与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间新一轮的“串门”热潮。
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近日表示,中小企业对香港经济发展非常重要,为推动香港经济稳步前行,特区政府将出台一系列措施,扶持香港本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帮助他们应对复杂多变的环球经济形势,拓展业务,提升竞争力。
春节假期即将来临,据西九龙边检站预计,2024 年春节假期,总客流量预计达80万余人次,日均约10万人次。假期口岸入境客流高峰预计出现在2月11日(年初二)、17日(年初八),出境客流高峰预计出现在2月12日(年初三)、13日(年初四)。其中,每日客流高峰时段为入境8:00-10:00、15:00-17:00,出境9:00-13:00、21:00-22:00。
在本届教育及职业博览现场,香港特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办公室也设置了摊位,介绍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升学、实习、就业和创业等方面的最新信息。